信息公开

南苑中学教育综合督导自评报告

作者:南苑中学更新时间:2021-11-20 16:27点击量:0

善思乐学促发展  创建特色树品牌

——上海市嘉定区南苑中学教育综合督导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嘉定区南苑中学创建于1958年4月,在办学沿革中,曾用校名:虬桥农业中学、城西农业中学、城西中学、嘉西中学。1996年8月嘉西中学与南苑中学合并,成立新的南苑中学。2004年8月学校搬迁至嘉定区普惠路350号新校舍。学校占地面积32774平方米,建筑面积17259.25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19612平方米。专用教室数量29间,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理化实验室及音体美、计算机房、图书馆等各类专用教室配置情况均已达标。

全校现有24个教学班,677名学生;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男教师18人,女教师57人;45周岁以上教师占比50.6%。教师中高级职称15人占比20%;中级职称38人占比50.7%;初级职称22人占比29.3%。现任教师中,区骨干教师2名,区学科新星1名,工业区骨干教师3名,区兼职教研员1名,区中心组成员1名。

学校确立了以“乐学”为核心内涵的办学理念,以“德育见行、教学见效、特色见长”为办学目标,努力构筑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的教育愿景。以“诚信、博学、求实、进取”为校风,以“恒爱、师表、专精、创新”为教风,以“诚实、守纪、乐学、进取”为学风,深入推进“三风”建设”,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历经多年实践探索,取得较为显著的办学成效。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批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首批市文明校园、首批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教卫系统文明单位、市平安示范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市少先队示范校、市篆刻进校园试点学校、市OM特色校、市花园单位、市学校后勤保卫系统敬业团队、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创建校、区“新优质”项目学校、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先进集体、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未思工作示范校、区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区民族文化培训项目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

第二部分  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学校发展

(一)学校治理

1.坚持依法治校,强化规范办学

学校以“乐学”办学理念为引领,坚持“依法管理、依法执教,规范办学,构建和谐校园”的依法治校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健全教育教学、人事管理、学生招生、安全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聚焦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课堂与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搭建发展舞台。学校被评为上海第一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学校在充分论证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达成情况的基础上,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区域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立足校本实际,确立了2个重点发展项目:“作业命题能力”的实践和提升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拟定了4个特色发展项目:“民族民间大课间”项目;“绿色创学”项目;“浓墨重彩”项目;“家庭教育智慧苑”项目,在扎实办学底蕴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创建办学品牌特色。同时,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合作共建体系,制定了具体目标和实施举措,逐步形成良好的大教育发展格局。

3.实行民主管理,健全监督机制

学校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畅通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内涵,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每学年召开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南苑中学绩效实施方案》等。不断完善校务公开程序、形式和内容,加大监督力度,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以及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等均通过教代会审议表决后实施执,校务公开工作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学校管理走上法治的轨道。

4.健全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

学校作为上海市安全文明示范校园,严格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安全管理原则,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人员分工与职责。重点部位安全措施切实到位,严格把好门卫、食堂等安全关,各专用教室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物防技防设施。积极开展各类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月组织消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预防、有效处置的防护能力,构建管理有序、防控有力、环境整洁的平安校园。多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做好抗疫防疫工作,学校评为2020年度市高校后勤保卫系统敬业团队。

5.完善设施配置,优化办学条件

2017年学校完成对图书馆的维修和信息化改建工作,2018年完成对小剧院和物理、化学实验室、3D打印教室、计算机房等装修和信息化改建,2019年完成对学校操场塑胶跑道、食堂、教职工餐厅、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及党建活动室等的维修改建。更新了学生课座椅,添置了专用教室设备,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文化建设配套设施均有了显著的改观。2020年对标新中考的改革要求,在上级财政和“强校工程”政策的支持下,建造了2个中考英语听说测试标准化考场,以及适应中考改革的理化生3个实验室,实验室使用效率高。学校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6严格财物管理,规范操作程序

学校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差旅费、培训费等支出。代办费收费、结算等均按规定程序、标准要求规范执行。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新购固定资产由专人及时入账、登记,做到帐物相符。同时按上级要求做好“建档立卡”、残疾、低保、本市农村户口学生、本校困难家庭资助工作的统计、实施工作。

7.注重家校合作,实行共建共育

学校建立了三级家委会,组织机构健全,有明晰的制度体系,如:家校议事机制、家校监督制度、社会联系制度等。校级家委会设立常委会成员14人。定期召开家委会工作例会,广泛收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倡导家长通过参与学校重大活动或听课评课,组织家长参与教育局年终对学校的考核评估,让家长关心、了解、支持学校工作。学校网站设立“家校互动”栏目,校门口设置“校长信箱”,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听取师生、家长及社会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师生、家长、社会的监督,形成家校及社区合作共建共育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自主发展

1.注重班子建设,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注重领导班子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践行教育初心使命。认真落实中层干部竞聘、任用、考核制度,让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成为良好师德师风的标杆。倡导全体班子成员且思且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执行力,提高管理效应,做教师团队的榜样引领者、正确价值观的践行者、廉洁奉公的实践者。目前,基本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管理能力高效、注重团结协作的管理队伍,助推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以创建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为契机,聚焦课堂与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堂品质的提升。在2018年度区教学新秀比赛中,获得语文、化学学科个人一等奖。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市课程与教学调研工具,强抓教研组建设。充分结合现代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加强英语口语、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检测。通过“学科网”平台,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课堂改革能力和组卷命题能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3.立足学校实际,创建教育特色

学校在不断提升课程品质的同时,重视教育特色发展。在科技方面,通过科艺联手,学科融合,打造南苑OM品牌特色。OM社团连续8年在中国区头脑奥林匹克决赛中获结构项目初中组冠军,并四次代表中国出战美国总决赛,两次获得世界亚军,OM特色项目已经成为南苑中学一张闪亮的名片。在艺术方面,我校成为全国书法实验学校和区首批篆刻联盟校。“集墨斋”学生书法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并在课程教学上增设了“知白守黑 笔墨生辉”单元内容,让学生根据不同兴趣、爱好,参与篆书的书写、篆刻实践活动。2019年获上海市“一章一典”校园篆刻优秀组织奖。在体育方面,坚持体育多元化发展,开设网球、橄榄球、羽毛球等普及型课程,不断扩大覆盖面。依托民族民间体育工作室,组织教师的课程专题培训,以做实“大课间”活动、做强“毽舞飞扬”体育特色项目为抓手,连续几年蝉联区体育大课间评比一等奖。

4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学校积极打造“乐学”文化,营造乐学善思、乐教善导的品质学园;提升素养、彰显特色的彩墨校园;动脑动手、实践体验的创新乐园,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深入开展书法社团、水彩画社团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着力打造书画文化、班级文化、体育文化、书法文化、科技文化,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重视环境文化的创建,校园文化标识与文化宣传丰富多元,校园环境温馨、和谐,凸现了富有生命活力的“乐学型”校园特征,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

二、课程教学

(一)课程建设

1聚焦课程改革,规范课程管理

在“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以课程改革为导向,不断完善课程群建设,引领教师形成对学校课程架构、课程文化和课程价值的高度认同。严格执行《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按照市教委相关规定,开足、开齐三类课程,落实课程计划公示制度,确保三类课程的有效落实。

2.发掘课程资源,丰厚校本课程

在扎实课程管理的基础上,重视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做好课程统整工作,开发了“俱乐部课程”模式。“俱乐部课程”模式即体现为与学校“乐学”办学理念相吻合的课程模式,主要架构为“美趣乐课程”、“静动乐课程”和“社会乐课程”三大系列,三者之间形成认知与体验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快乐学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图)

 

 

 

3.开发自主拓展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为丰富课程架构,依托社企教育资源,结合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开设丰富多样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建构多模块、多形式、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群。限定拓展课程在基础学科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展,重点科目主要有“英语听说”、“思维训练”、“生活物理”等。自主拓展课程根据学生个体发展需要,采用自主选课、走班上课的形式,在六、七年级开设近二十门拓展科目,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注重科艺联手联动,创建课程特色品牌

一是丰富创学课程,营造特色校园。作为嘉定区科技创新项目示范学校,借助南苑学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平台功能,着力开发“科技创新”——区域STEM+教育课程群建设工程。开展3D打印、无人机、绿色环保等各类科技社团活动,其中OM社团屡次走上市级、国家级、国际级的比赛舞台,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是重视浓“墨”重“彩”,打造“乐学”文化。以“乐学”为核心,以拓展书画课程、培育书画特色为主要实施载体,让师生在“乐”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感受到来自书画实践的快乐。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计划之中,落实于日常教学中,并形成常态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以“写好字、读好书、描好人生”为宗旨的《书法》课程,包括传统文化类、普及训练类及专业提高类等不同类型课程。以拓展型课程为载体,对有兴趣特长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个别辅导,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

2020年5月,我校参与在上海浦东国际场开幕的,由上海市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刀笔化戈 科学抗疫,”书刻展,展出了陈强老师以及部分学生的作品,得到市教委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东方卫视多次以书刻展为背景,报道我校疫情期间工作开展情况;《新民晚报》一则“防线牢之又牢,服务细之又细"主题报道、一件"欢迎回嘉很温暖"的书法作品,给来自四方的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五育并举,创新艺术教育路径。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优势,积极探索“五育并举”创新路径。在专家指导下,组建书法、篆刻、刻字、楹联和水彩五个小组,研发出学校艺术研读课程及研读手册。确立了《墨香润初心铁笔成意趣——书法、篆刻、刻字、诗词与楹联特色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组织艺术研讨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取得明显的研究成果。

四是提高科技素养,凝炼特色品质。学校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以创新各类科技创新为载体,按照“呵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鼓励动手探索、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养、形成创新品质”的总体思路,丰富科技教育的形式和内容。OM社团活动成为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一个重点打造品牌,特聘OM专家来校指导,指定专职教师组织管理和协助教学,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力求做到最好、最优。自2011年起,在金牌教练徐萍老师带领下,OM社团多次代表中国远赴美国参加国际总决赛,取得优异成绩。

(二)教学管理

1.强化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过程

建立完善《南苑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学管理重点项目,抓实教学五环节,以抽查和普查的方式,对日常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细化过程管理,落实反馈、改进措施。严格实行《南苑中学课堂巡课制度》、《南苑中学行政监管制度》,做到实时监管、及时反馈、有效施策,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备课组活动做到“三定”、“四备”、“五统一”,在备课过程中强调“预设”和“生成”的研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 “学习单”的针对性、精细化的专题研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综合评价,完善质量监测

以“乐学课堂”教学实践项目为抓手,开展随堂课、评比课、展示课等不同类别的课型实践探讨,全面落实听课、评课制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应。建立完善学业质量跟踪监测评价系统,通过数字化、科学化的数据分析及跟踪,实施基于数据分析的学业质量调研、分析和改进。通过各学科质量调研、自我剖析,寻找教学短板,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几年来,学校中考质量稳步提升。2020届零志愿6.01%,普高率63%,有2位学生总分超过600分,是区内公办学校600分以上所占个数最多的两所学校之一。2021届零志愿9.24%,普高率64.7%。

3.落实减负增效,减轻学生负担

学校严格执行市教委和区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以“减负增效”为主要目标,扎实做好减负增效工作,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点加强作业管理研究,实行《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规范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布置,统一作业批改要求。要求教师统筹控制作业总量,作业布置强调精选、分层,做到批改及时,分析到位,采用集体讲评、分层个别辅导和面批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要求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编写学科校本作业,逐步凸显作业布置精选化、作业批改规范化的特征。

为对接中考改革,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际的融合发展,通过“芝士网”、“来了网”、“朗鹰英语听说测试”、“摩天轮课程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英语听说、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检测,并通过“学科网”平台,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

(三)课堂教学

1.关注课堂生成,改善教学行为

结合中考改革,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质量,促进课堂转型。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主题,组织教师开展学习核心素养——关注课堂教学与素养——结合课堂实践与英语节、读书节、数学节等教学节的系列活动,撰写如何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案例;围绕“绿色指标评价”组织教师学习“绿色指标报告”,分教研组进行研讨,针对反馈数据,撰写改进计划;开展语文、数学、理化组的“关注学生经历,培育学生素养”系列研训活动,立足课堂,关注教与学的问题诊断,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明显改善。

2.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学校以课程育人价值为导向,以教学“五环节”有效实施为载体,将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落到细处,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要求教师基于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南苑学习单”,促进教师对学生的研究,以学定教,实现“乐教善导”。各备课组共享教案、学习单,各任课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再进行个性化修改,力求做到教学目标适切、育人目标适合、教学过程适时、学科资源丰富、教学样式多元、学科育人润物无声。

3.  深化课堂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积极创设“乐学课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首先,制定和完善校本研修计划,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促使教师积极探索适切的教学方法。其次,立足课堂实践,关注教与学问题的诊断,切实改进教学行为。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开设一次校级公开课,经历组内磨课、课堂展示、课后评价、教学反思等环节,提升各教研组的研修水平。第三,学校行政与年级组、备课组对各年级进行推门听课,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提高了年级组、教研组自主管理能力。

4.积极参与实验项目,加大课堂转型力度

坚持以项目研究来促进课堂教学转型,深化《运用STEAM理念建设普通初中科技综合课程的实践研究》区重点攻关课题的实践研究。在跨学科的科技综合课程实施中,通过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开阔学生视野,建立高阶思维技能,在不同学科领域间形成有意义的联系,使教师的“乐教”与学生的“乐学”获得同步推进,成为营造学校“乐学”文化的强大助力。我校作为区项目化实验校,重点从跨学科项目入手,结合新中考改革,特别是结合跨学科案例分析、探究型课题的开展,加大跨学科项目的实践和研究,建立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发展

(一)品行表现

1.扎实德育常规管理,提升学生行为素养

确立“做美丽、诚信、健康、成功的南苑人”行规目标,分年级分层次设计德育活动菜单,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相结合,体现层次性、递进性特征。一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编制《德行千里 幸福校园》行规指导手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二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落实值日周班班轮换制度、岗位抽查制度、班级自主管理制度等,并形成常态机制,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行为规范的实践者,提升每位学生的行为素养。三是落实班级文化凝聚工程,倡导各班级通过“温馨教室”的打造,增强班级文化育人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

2.整合各类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以文化育人为主线,发挥各类平台作用,推行志愿服务、经典传承、珍爱生命、感恩励志和实践体验等“五大行动”,促使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态度等多方面习得实际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一是主题活动系列化。围绕构筑中国梦、学四史、建党100周年等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学史明志,志存高远;二是节庆教育专题化。组织“我们的节日”教育活动,如清明、端午、六一、元宵、春节、中秋等,让学生感受节庆文化,认知传统,传承美德;三是仪式教育规范化。开展建队日、毕业典礼、少代会、入团等仪式教育,学雷锋、助残日、禁毒日、烈士纪念日、宪法日等主题纪念日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启迪学习智慧;四是社会实践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参观气象夏令营、组织红色寻访等,拓展教育渠道,体验成长快乐。同时每年开展各类大型活动,如心理健康活动月、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阳光体育联赛、艺术节、爱心义卖圆梦助学活动、体验式学习公益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3.打造家庭教育智慧苑,提升家校合作指导效应

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智慧苑”,强化家庭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家长学校、家委会和家长会的作用,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机制。通过“四个营地”的打造及组建家长智囊团,为学生幸福成长保驾护航。一是建立家长成长训练营。通过专家与家长、心理老师与家长、三级家委会与家长之间的面对面沟通交流,更新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二是建立家校监督保障营。落实家长驻校办公制度,发挥家委会组织功能,监督和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三是建立家校资源孵化营。每年开设家庭教育节,以职业教育为着眼点,让优质的家长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未来生涯的发展方向指点迷津;四是建立家校智慧共享营。倡导优秀家长主动走上与学生分享交流的平台,用身边的故事感染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用智慧的火花温暖学生。

4.发挥团队组织作用,推进团队工作发展

在学校党支部和少工委的带领下,健全各级团支部和少先队大中小队组织网络,坚持以团带队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教育教学中的组织作用,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共青团工作重视思想引领,认真落实三会两课一制,完善“活力支部”建设,定期开展“向日葵”志愿者服务,积极发展学生团员,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主题活动。不断完善区域化团建工作,与多家校外单位共建互助合作的工作网络。少先队工作重视学习引领,在团组织的带领下,大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每年召开少代会,形成具有自主管理职能的队组织,将仪式教育与争章活动有效结合,增强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归属感。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制定了《南苑中学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少年队活动课、学校公众号等途径,做好告知和宣传工作。同时,组织家长会、家长沙龙,利用校园开放日等途径,正向引导家长积极做好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学校手机管理领导小组督导各条线部门严格实施学生手机管理方案,将学生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通过学校督查员、行政巡视、教导处巡课检查、政教处巡查、家委会检查等形式,将学生手机使用纳入班级文明示范班考核、学生推优等项目,确保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身心发展

1. 创建运动特色项目,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学校确立了“阳光体育,快乐人生”的学生健身目标,以“民族民间”大课间为依托,做强大课间活动,做优“毽舞飞扬”特色项目,做实阳光体育大联赛。有效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大课间30分钟,体育课或活动课40分钟。每学年召开校园田径运动会、篮球、跳踢比赛、课间跑比赛等小型多样的各类比赛,参与率为100%。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注重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各项体锻指标达标。激励学生在运动中释放活力、演绎激情,使学校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的乐园。学校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嘉定区体教结合先进集体”。夏放老师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学校重点落实五个举措。一是注重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专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努力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注重完善工作机制。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明确心理专职教师工作职责,落实定期开放制度及具体措施,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三是注重课程渗透。分年龄段开设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四是注重教育形式更新。通过心理社团活动、心育主题班会、心理个案辅导、团体辅导课、拓展活动、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心理广播、心理小报等各类心理活动平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愉悦学生身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五是注重家校共育,定期举行家长会,邀请教育心理专家对家长进行针对性培训、小班化团辅,帮助家长掌握如何疏导学生不良心理的方法策略,促进家校合作共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3、重视学生卫生习惯养成,做好“六病”防治工作

学校积极做好常见病、传染病等防治工作。做好意外伤害、学生慢性病、特殊体质等筛查统计工作并及时上报。积极应对突发意外伤害事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将学生意外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尤其是结合“五项管理”工作,对全校学生进行视力普查,结合数据引导学生正确用眼护眼,结合“爱眼护眼” 主题月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卫生委员自评和互评的检查作用,督促学生自觉做好眼保健操,以多措并举的方式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

疫情期间,学校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分五个工作组齐心协力落实各个阶段防疫任务,确保师生健康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做到后勤保障措施到位,物资充足安全;做好师生日常健康排摸,确保数据真实零差错;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线上线下有效衔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幸福成长。学校荣获上海市学校后勤保卫系统2020年度敬业团队。

4. 发展艺术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将艺术课纳入整体课程计划之中,落实于日常教学中。立足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开发了以“写好字、读好书、描好人生”为宗旨的《书法》课程,包括传统文化类、普及训练类及专业提高类等不同类型的拓展型课程,确立了《墨香润初心铁笔成意趣——书法、篆刻、刻字、诗词与楹联特色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组织相应的艺术研讨活动。书法、篆刻、刻字、楹联和水彩五个艺术研读课程系列已编撰成册。

大力弘扬“人人关注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科学精神,普及创客创新思维活动。以头脑奥林匹克(以下简称OM)科技创新项目为抓手,引领科技教育的深入开展。十三五期间,除2016之外连续在中国区决赛中获结构项目初中组一等奖并代表中国远赴美国出战世界总决赛,在2015年、2018年获得结构初中组世界总决赛亚军。每年如期举办“创新•绿色•环保”、“抗疫不停,创意不止”、“科技创想未来”等不同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活动,学生参与面广。2017学年至今,学校科技教育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师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市级108项、区级169项。

5.重视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必备劳动技能

学校以“实践育人”为主导,按照分年级任务清单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实践能力。

一是宣传动员。利用课堂、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宣传劳动教育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在班级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在各种平台上传播古今名人劳动故事、劳模事迹。让劳动教育入脑入心,逐步成为学生的行动自觉。

二是榜样激励。倡导教师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利用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通过主题会、劳动课、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以榜样为力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认识劳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三是家校合作配合。学校对学生假期的居家劳动有系统规划,编撰《学生居家劳动指南》,设立“家庭劳动日”,借助家校合力让学生居家劳动常态化。开展了云游实践乐园,体验劳动之趣系列活动:六年级:“劳动创造美好”系列活动之一:以劳育美:美化一张书桌;七年级:“劳动创造美好”系列活动之二:以劳育新:制作一份手工;八年级:“劳动创造美好”系列活动之三:以劳育能:学做一道佳肴等。

四是推进系列活动。学校用足用好共建单位提供的资源,比如新迎园餐饮公司的企业文化体验和手工月饼制作体验,菊园百果园的素质拓展和蔬果采摘体验,工业区雨花村桂花园的新农村体验等。通过分年级的劳动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积极阳光的心态。

6. 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为积极落实“五项管理”之睡眠管理要求,努力做到多措并举、统筹安排。

一是严格落实上午上课时间。要求管理部门按照上级要求,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00,不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加强巡视检查,确保规范执行。

二是认真落实中午午睡管理。将每天中午12:00-12:30确定为学生午睡时间,由当日午自修老师负责管理,当日值班行政人员负责巡视和检查并有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和家长的反响较好。

三是关注学生按时睡眠情况。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每天的学生作业量,由班主任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睡眠时间与质量,并完成相应的情况记载。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谈话,适当调整作业量,减轻作业负担。

四是发挥家校合力管理作用。借助家委会力量,鼓励家长在家主动督促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入睡,远离手机和游戏,让学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定期召开各类主题的家长团辅活动,分享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育儿好经验。

(三)学业质量

1.规范学籍档案管理,确保信息准确安全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局学籍管理要求,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实行规范管理,细致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确保学籍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规范使用成长手册,落实综合素质评价

 制定了《南苑中学<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细则〉,规范使用成长记录册。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各学科教师围绕学生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品德素养等开展综合评价。注重过程管理,发挥评价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升。近年来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稳中有升。

四、教师发展

(一)师资管理

1. 保障师资配置均衡,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学校现有在编专任教师75人,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为100%;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师普通话达标率92.2%;教师职称高级、中级、初级比例2 : 5:3,职称结构合理;配备专任体育、音乐、美术教师9人,师资配置基本均衡合理。对于目前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的情况,将通过自然减员、系统内流动以及新教师招聘等形式不断完善教师年龄结构。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职业品质素养

组织开展“涵养师者匠心 厚植教育情怀”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强化师德规范,规范教育行为。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相关文件,撰写“我的教育价值观实践”心得体会,明确努力方向。二是开展“我的教育价值观实践”大讨论。倡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找准在师德师风、工作思路、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与差距,增强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意识,实现知行合一。三是开展“尚德修身 立德树人”修身大讲堂。党支部借助外力,邀请“上海书法协会”的书法家“徐一大”进行经典书法大家作品讲解,以笔墨为媒介,涵养匠心,厚植情怀。同时组织教师通过搜集身边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弘扬道德正能量;组织学生开展讲述幸福校园故事活动,推送廉洁小故事,传播幸福声音,构建幸福校园。

3.建立完善评价体系,精细考核评价细则

学校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新教师选聘、教师职称评聘、班主任聘任考核等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精准评聘考核标准,完善考核评价程序。每年6月进行学年度考核,要求教师从“师德、教育教学、科研、业绩”等方面进行自评,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打分。学年度考核优秀人员在同级职称的考核结果中产生,取同级职称的前20%(用去尾法计算)。学校考评小组结合本年度情况对全校教职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个人年度考核表存入个人档案。教职工评优评先以工会小组或教研组民主推荐、公开评选的方式推选出务实肯干、成绩突出、群众评价良好的先进典型,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教师团队合作,弘扬先进典型,推动师资整体发展。

4. 完善绩效分配方案,形成激励竞争机制

为建立完善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分配机制和竞争机制,通过调研、访谈、提案的形式修订完善《南苑中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方案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58%,充分体现“以德为先、按劳取酬、优绩优酬,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分配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的绩效考核及奖励分配机制,鼓励广大员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让广大教师精心从教、热心从教、安心从教,为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专业成长

1.加强校本研修,实行合作联动

学校制定了《南苑中学教师专业培训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措施,形成系列化的校本研修机制。

一是校本研修组织形式多元化。针对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集中培训方法,指导教师分解棘手问题,突破薄弱环节。2018、2019学年开展了《命题专项能力培训》、《提升中学教师命题能力》集中培训,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形成改进举措。面对新中考改革,基于跨学科案例分析是教师面对的难题,组建了跨学科教研团队,开展跨学科案例分析专题培训,重点提高教师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校本研修操作模式多元化。采用实践探究式(如展示课、诊断课、汇报课、同课异构等)、话题研讨式(开展“如何正确使用教育惩戒权”大讨论)、专题研训式(《作业设计》专题培训)、交流访谈式(青年教师微论坛、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会、家庭教育微论坛等)、课题研究式等进行实践探究,取得明显的研究效果。

三是教师梯队建设层次化。通过区、工业区、校级骨干教师合作联动,实现共同发展,如:铅山帮教结对活动、工业区工作坊活动、校级骨干结对活动等,辐射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结合南苑学区课堂教学评比、学区成员案例撰写、工业区工作坊等活动,发挥学区资源分享功能,着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形成共同研讨、合作共进的大教育氛围。

2.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优秀青年教师

学校重视对班主任队伍的分层培养。一是以青年班主任工作室为抓手,发挥骨干班主任的指导作用,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二是实行班主任聘任和考核制度,在双向选择基础上聘任有工作责任心、有工作方法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三是重视对班主任队伍的梯队培养,德育部门分步落实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全员培训,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四是启动青年班主任工作室,结合青年教师的需求,开展案例研讨、读书分享、班会观摩研讨、专家引领等互动式学习,形成建班育人的良好氛围;五是评选校级骨干班主任,让一批爱业爱岗、善于创新、勇于实践、乐于奉献的优秀班主任成长为班主任工作的领军人物。

同时,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有顶层设计、有细化目标、有达成度标识。每年为青年教师配备教育教学方面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带教师傅,手把手地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困惑和管理班级的能力。积极开展讲座报告、科研培训、教学评比、摘抄分享、读书交流、收获品读等项目活动,通过校内外的学习拓展,让教师勤于反思,勇于改进,在团队学习中增长智慧、在深度对话中快速成长。目前,已逐渐形成一支充满活力、富有责任、敢于担当、勇于实践的青年教师队伍。  

(三)教育科研

1.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加强科研专题培训

学校组建了教科研一体组织机构,厘清工作职责,完善课题管理制度、科研奖励条例、科研考核细则等。在完善科研管理的基础上,重视科研队伍建设,采用多种方式加强科研专题培训,逐步形成纵横两级梯队的小课题科研队伍:纵线为全体教师参与的小课题团队,横线为科研骨干组成的高起点科研团队。

2.聚焦龙头课题实施,引领科研水平提升

学校在《引导学生乐学善思的南苑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和《STEAM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两大龙头课题引领下,不断探索课堂教学转型以及科技教育的新突破,并将此两项科研成果推广至全校、全工业区,取得较好的成果辐射效应。围绕两大龙头课题的实施,立足学校实际,鼓励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建立和实施能够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提升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3.取得累累硕果,凸显科研品质

近五年来,学校共实施11个区级课题、28个校级课题的研究,其中1项为区级重点课题,1项为区级重点攻关课题,1项区级规划课题,其余为区青年课题、一般课题或教师小课题。出版了科研专著《突破平面学习:神奇的“南苑学习单”》、《STEAM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在各级各类科研评选中,分别获区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六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区教育科研青年课题成果三等奖。教师在区及以上刊物累计发表文章27篇,文章获区及以上等地奖项共21项。

第三部分  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1.教研组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从近几年教研组发展现状看,教师能够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但各教研组整体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架构,教研还缺乏深度质量,教研主题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吻合尚显不足。

改进措施: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加强各教研组的整体建设,优化教研机制,深化教师命题能力、作业体系优化,以及优化教学评价、多元监控评价等教研主题,关注教研重点与教学实践的匹配度,不断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2.在课题实践研究上,较多关注了文本成果,科研成果的梳理总结还显不足,对研究成果的后续运用、推广,还缺乏跟进举措。

改进措施:进一步落实学校课题研究的整体规划,将教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力求科研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校本化、个性化,切实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同时,强调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发挥区域内的辐射作用。

3.学校在构建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何更好借助各方优质资源,把三方合力有效整合在以“学生幸福课程”为核心的课程架构与课程实施中,尚有一定差距。

改进措施:以学校德育总目标为引领,以“师生共同幸福成长“为宗旨,进一步探索大德育格局的有效途径和举措,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体验幸福、感受幸福,让“幸福成长”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不懈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021-69522872 学校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工业区普惠路350号

copyright©2017 上海市嘉定区南苑中学

沪ICP备11021021号-4  |